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苻坚为什么失败?他的统帅能力是问题所在?
我认为淝水之战不是人多的问题,主要是苻坚这个人统帅能力有极大的问题。
苻坚扫平北方主要就是靠王猛,这个王猛不得了,是个类似诸葛亮那种猛人,搞政治、搞阴谋、搞军事都极其厉害的一个人物,可惜就是死得早。
而且他死的时候已经告诫苻坚不要早图东晋,先整合内部,苻坚没听,苻坚重用慕容垂(类似司马懿那种阴谋家,打仗很厉害,搞阴谋更是行家)。
苻坚其实是走类似刘备的路线,但能容人却不能驾驭人那种角色,他比刘备真差不少。
我觉得王猛的意思是“大王您这个军政水平,我死了您就就别去打仗了,好歹安安稳稳过完一辈子”。
应该不是,王猛的意思是让苻坚先整合内部,然后在徐图东晋。前秦是个仓促建立的大帝国,内部纷争隐忧很多,而且王猛眼光很毒,他看中的那几个反骨仔后来都跳得很厉害。
王猛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培养一个继承人(可能也来不及或者没时间)。
苻坚基本上就是个志大才疏的君主,看他被慕容垂玩于股掌之上就知道了,他很喜欢欣赏慕容垂,但他完全没能力识破和控制慕容垂。
天妒英才有时候其实是人妒英才,继承人也可能被干掉。再说这些人都是不世出的,哪有想找就有的。
苻坚的弟弟芙蓉就是王猛的学生啊,不过在淝水之战中阵亡了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突然想起来武侯了,武侯要不死等到魏国内乱会咋样。
王猛如果能再多活一二十年,先整合内部,然后对东晋一通操作(离间君主和权臣的关系),东晋如果发生内乱就是灭亡之时,东晋如果不乱也完全立于主动优势地位。
丞相就没那么好命,他不死司马懿和魏国小皇帝还有魏国朝廷都相当团结,因为丞相能力实在在惊人对魏国威胁极大,非得他死了魏国才开始真正的内乱。
符坚的大军几时打到长江边了?淝水一直在淮南流进淮河,算作淮河支流。另外一支流到巢湖,最后汇入长江,算长江支流,就因为这样,算是打到长江边了?
江淮在军事和战略上属于一个地区,所以潜意识里不小心当成一块的了。淝水之战确实是在淮南,大概八公山那个位置。没有八十万也没六十万。
符坚当时急不可耐不等大部队到来就带轻骑赶路到前线去了。实际参战的也就当时前线部队和他带来的一小部军队。
这也是为什么战败后前秦能在国内四处叛变的情况下撑了很久的原因。泗水之战主要是让前秦威望尽失。导致降服的各国势力趁机作乱。
符坚先锋在淝水之战前就已经在寿阳战败一次了,打淝水之战的是后续部队,资治通鉴里没有提到这后续部队是不是全部。
打完的时候幽州才集结完,西边凉州的还没走出关中呢。打淝水之战的主力是他弟弟的先锋部队。
他自己带轻骑和弟弟汇合这是有记载的。东晋诈降的朱序已经向东晋谢石透露了秦军主力还没来。谢石才鼓起勇气求战的。
苻坚顶多20万兵力,我也认为20万是最靠谱的数字,奈何曲高和寡,真相总是被淹没。
东方大军还在集结状态,凉州兵还在关中,前线的秦军怕不是二十万都没有,符融是符坚的弟弟,那个年代二十七万骑兵大概相当于现在二十七艘航母?
符坚这些,大概相当于一堆轻小航母护航航母商船改航母,所以也就那回事吧。像蒙古1万铁骑从中国打到东欧一路火花带闪电才称得上核动力航线母。现在没人养得起27艘航母。
当时也没人养得起27万骑兵。低配也没有什么养不起的,南北朝人口5000万,前秦已经占了大头。养得起的,养的起的,用蒙古那种涸泽而渔的战法,50万都不在话下。
那是苻坚一路看下来怎么没人打对啊。自萧县往西,一路向西,汉军大败。此处为谬误,应该是一路向东。
苻融是苻坚弟弟谢谢。还有你要是晋军你怎么会知道秦军后退就一定会崩溃?要是秦军万一不崩溃,晋军在人数绝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贸然渡江难道不是送死?
以前我还以为是付坚夸大严重,东晋夸大不严重,所以给人一种“战神”的感觉。苻坚其实并没有实力,完全消化鲜卑力量,甚至羌族匈奴都不行。
当时的正确方法就是与东晋修好,然后大力经营关东,慢慢打压其他民族,扩大氐族的力量,但是苻坚过于着急。
想用不断的对外扩张,来消弭内部复杂的矛盾,可惜他失败了!
最后说明人家鲜卑羌族投降你是有条件的,就是你要保证我族的地位,如果苻坚强行兼并硬打下去,他还真不行,所以只能用仁义怀柔。
毕竟连当初说要立韩子高为皇后的陈茜。最终都没有说到做到,苻坚对慕容冲也不太可能会有真情了。
“张承辉博客” 泗水之战和淝水之战区别(淝水之战双方是谁,发生在哪里)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1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