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的典故
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颔联进而写女主人公对自己爱情遇合的回顾。上句用巫山神女梦遇楚王事,下句用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意思是说,追思往事,在爱情上尽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样,有过自己的幻想与追求,但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幻梦而已;直到现在,还正象清溪小姑那样,独处无郎,终身无托。这一联虽然用了两个典故,却几乎让人感觉不到有用典的痕迹,真正达到了驱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特别是它虽然写得非常概括,却并不抽象,因为这两个典故各自所包含的神话传说本身就能引起读者的丰富想象与联想。两句中的“原”字、“本”字,颇见用意。前者暗示她在爱情上不仅有过追求,而且也曾有过短暂的遇合,但终究成了一场幻梦,所以说“原是梦”;后者则似乎暗示:尽管迄今仍然独居无郎,无所依托,但人们则对她颇有议论,所以说“本无郎”,其中似含有某种自我辩解的意味。不过,上面所说的这两层意思,都写得隐约不露,不细心揣摩体味是不容易发现的。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2.古诗中的典故都有哪些
【作者】:李商隐
【题目】:暮秋独游曲江
【内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
荷叶生时春恨也生了,
荷叶乾枯时秋恨已成,
虽然深深知道只要身在,情也在,
却只能眺望江边流水,呜咽成声。
【典故】:
李商隐与荷花女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
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3.古诗词中14个常见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古诗中常用的典故:1.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哀鸿: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2.《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秦晋: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3.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
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4.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
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5.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采薇:隐居避世。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7.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鸡黍: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8.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化碧: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9.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楼兰:指边境敌人。《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
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10.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双鲤: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受字数限制,待补充,供参考。
4.初中所有关于典故的古诗
初中古诗词典故知多少 初中古诗词典故知多少 典故是古诗词中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作者通过借用典故来表达一些特定的内涵。了解典故的出处及在诗词中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诗词的内容。
近几年的中考,有些省市在考查古诗词赏析时,也涉及到了诗词中的典故。如下列对《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酬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805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闻笛赋”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烂柯人”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下面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中涉及到的典故作了归纳和整理,希望能够对初三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一:八百里分麾下炙 出处:晋王恺有一良牛名“八百里驳” 含义:指牛 典故二:五十弦翻塞外声 出处: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 含义:泛指各种乐器 典故三:马作的卢飞快 出处:三国时刘备骑的战马 含义:指良马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一:亲射虎,看孙郎 出处:三国孙权“骑马射虎” 含义:作者以孙权自喻 典故二: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出处: 云中太守魏尚获罪被赦 含义:作者以魏尚自比 典故三:西北望,射天狼 出处:天狼星 含义: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典故一:蓬莱文章 出处:指汉代文章 典故二:建安骨 出处:建安七子刚健爽朗的诗风 典故三: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谢脁清新秀丽的诗风 三个典故的共同含义:作者用汉文、魏诗和小谢的成就来比并、称许李云和自己 《行路难》(李白) 典故一:闲来垂钓碧溪上 出处:指姜尚被周文王重用一事 典故二: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指伊尹受成汤重用一事 两个典故的含义:表达自己不甘消沉,继续追求的信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一:怀旧空吟闻笛赋 出处:西晋向秀作的《思旧赋》 含义:表达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的悼念 典故二:到乡翻似烂柯人 出处:指晋人王质 含义:抒发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梅岭三章》(陈毅) 典故一:此头须向国门悬 出处:指春秋吴将伍子胥眼悬国门一事 含义: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 典故二:取义成仁今日事 出处:《论语》“杀身以成仁”;《孟子》“舍生而取义” 含义:指为了真理,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 《汉江临眺》(王维) 典故:留醉与山翁 出处:指晋人山简 含义:作者以山简自喻 《渔家傲》(范仲淹) 典故:燕然未勒归无计 出处: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含义:表现边关将士的报国激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典故: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 含义:希望得到对方的引荐 《别云间》(夏完淳) 典故:今日又南冠 出处:楚人钟仪被晋国关押始终戴着南冠 含义:指囚徒 《泊秦淮》(杜牧) 典故: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处:南北朝时陈后主作的舞曲 含义:这里指亡国之音 担心你不满意特意找了许多,你可以随便找一句喔! 希望你能得到怎样中意的句子! 祝你开心每一天!^-^。
5.有诗词典故的名字求一有诗词典故的女孩名字,好的话再加20
1.水盼:“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单个看水盼的意思是比喻人的目如秋水,就是眼睛很漂亮,灵动而传神.出自周邦彦的《拜星月慢》. 2.芸香:“隔院芸香满地狼籍.”本意是一种香草的名字.出自周邦彦的《应天长》 3.檀樱:“润玉笼绡,檀樱椅扇.”檀樱指樱唇.出自吴文英的《踏莎行》. 4.杜若:如果姓杜可以考虑“杜若”,杜若是一种花卉名,可以入药,应该也很幽香动人,所以多为文人骚客的吟咏对象. 5.凝碧:“漫椅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凝碧应该是说天上的碧云聚拢了,合在一起.出自李甲的《帝台春》. 6.雪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想去.”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不过雪柳的意思是指女子头上的饰物.我只是觉得好听而已. 7.水云:“水云间,俏无言”出自朱淑真的《江城子》 8.纤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出自秦观的《鹊桥仙》. 9.琤:“重头歌韵响琤琮”(出自晏殊的)琤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玉石碰击声、琴声或流水声.琮是种乐器,要用“琤”还是“琤琮”随你.琤琮应该是指玉做的乐器.注意这两字的读音,自己查一下字典.我记不太清好像是cheng cong (一声和二声). 10.绿晓:“绿杨烟外晓寒轻”(此句出自宋祁的《玉楼春》)取这两字我觉得可以理解为绿意盎然的晓日. 11.流霞:“投晓共流霞倾尽”,(出自晁补之《洞仙歌》)这里是指传说中的仙酒名字.还有一个意思是漂浮的云.(一般指傍晚天边的云彩多变绚丽) 12.彩萧:“托微风彩萧怨”(出自贺铸的《绿头鸭》) 13.香晴:“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张元干的《石州慢》)取这两字我理解为梅香扑鼻的晴天. 14.水风、月露:“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叶飘黄 .”(出自柳永《玉蝴蝶》) PS:取名字记得结合姓氏,要让名字和姓读起来有种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还有注意名字和姓氏合在一起的时候不会产生歧意. 终于写完,楼主有疑惑就留言问我,觉得满意就多把点分吧.哈哈哈哈~。
6.关于一首古诗的典故
你大概讲的是这首诗吧。
宋之问:《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完整的故事是这样的:
韬光庵在灵隐寺右之半山,韬光禅师建。师,蜀人,唐太宗时,辞其师出游,师嘱
之曰:“遇天可留,逢巢即止。”师游灵隐山巢沟坞,值白乐天守郡,悟曰:“吾师命
之矣。”遂卓锡焉。乐天闻之,遂与为友,题其堂曰“法安”。内有金莲池、烹茗井,
壁间有赵阅道、苏子瞻题名。庵之右为吕纯阳殿,万历十二年建,参政郭子章为之记。
骆宾王亡命为僧,匿迹寺中。宋之问自谪所还至江南,偶宿于此。夜月极明,之问在长
廊索句,吟曰:“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后句未属,思索良苦。有老僧点长明灯,
同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之问曰:“适欲题此寺,得上联而下句不
属。”
僧请吟上句,宋诵之。老僧曰:“何不云‘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之问愕
然,讶其遒丽,遂续终篇。迟明访之,老僧不复见矣。有知者曰:此骆宾王也。
名诗人宋之问曾经官至考工员外郎,但因事屡次贬官。后在贬谪途中经过江南,到著名的灵隐寺游览。一天夜里,皓月当空,他在长廊上漫步吟诗,冥思苦索地想出了第一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反复吟诵,又总觉得不满意,没法写下去。寺里有个老和尚,点着长明灯,坐在大禅床上,问道:“年轻人夜深了还不睡觉,有什么事啊?”宋之问回答道:“我刚才想对此寺题诗一首,却思路不顺,出不了佳句。”老僧要宋之问把他的诗诵一遍,听完后他自己又反复吟诵了几遍,最后说道:“为何不用‘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两句呢?”宋之问一听大为震惊,对这两句诗的遒劲和壮丽感到十分惊讶。那老僧又接下去把诗一直续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宋之问再去拜访他时,就再也找不到了。寺中有知道底细的僧人说:“这位老僧就是骆宾王。”在宋之问的追问下,他回答说:“当年徐敬业兵败后,与骆宾王都逃走了,没有抓到他们。将帅们担心漏掉了大头目,不知道会有多大的罪责,就在当时战死的几万人中,找了两个与他们相貌相似的人,砍下头来装在盒里报送朝廷。后来虽然知道他们没有死,也不敢再抓捕来送给朝廷了。”因此,徐敬业后来得以在衡山落发为僧,直到九十多岁才死。骆宾王当时也落发为僧,并遍游各处名山,后来到了灵隐寺。据称他到灵隐寺一年后便去世了。但宋之问贬谪途中游灵隐寺,应当是公元705年以后的事,那时骆宾王已经至少是八十岁的人了。
当年他们虽然兵败,但因为当初起兵是为了复兴唐朝,所以后来有时抓到了他们,也都设法为之开脱,把他们放了。只是当时罪名很大,骆宾王的诗文大都散失了。后来唐中宗即位,下诏书搜求骆宾王的诗文,只收集到了几百篇,仅仅是其全部诗文的一小部份,经过整理后以《骆宾王文集》之名而传世,后来清代又稍有增补,重刻为《骆丞集》。那首骆宾王帮宋之问所作的《灵隐寺》诗,因为只有两句(或四句)是宋之问所作,所以也收在《骆丞集》中。但有些不相信骆宾王身世的人宁愿认为那是宋之问的诗,把它归入宋的诗集中。
《灵隐寺》一诗传出后,曾经引起一时的轰动,特别是其中“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两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读之令人心胸开展、豪情满怀,因此人们争相传抄。但与此二句相似的句子,我们还能从骆宾王其它诗中找到,比如《叙寄员半千》:“薄宦三河道,自负十余年……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钓名劳拾紫,隐迹自谈玄……长揖谢时事,独往访林泉……”其中“魂归沧海上,望断白云前”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极其相似,其思维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脉相承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这首诗中也反映了骆宾王曾经有过归隐求道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还偶尔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诗中,但当时骆宾王毕竟太执著于世间时局的转变,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败后无路可走时,才终于走上了自己早就应该走的入道之路。
7.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1、《锦瑟》——唐代李商隐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译文: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2、《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译文: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
典故是: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典故是:“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译文: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典故是:持节云中,指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魏尚被文帝贬官,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赦免他的罪过,使其重任云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绩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典故是: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8.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汉阳:今武汉汉阳,与江南岸的黄鹤楼隔江相望。
汉阳树,泛指在黄鹤楼上所见大江对岸的各种树木。
鹦鹉洲:本为汉阳西南长江中的一个沙洲,今已与汉阳陆地相连。东汉末年,祢衡在江夏(今武昌)作《鹦鹉赋》,后为黄祖所杀,葬于此洲,故得名。
【作者】:李商隐
【题目】:暮秋独游曲江
【内容】: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译文】:
荷叶生时春恨也生了,
荷叶乾枯时秋恨已成,
虽然深深知道只要身在,情也在,
却只能眺望江边流水,呜咽成声。
【典故】:
李商隐与荷花女
唐诗人李商隐是泾川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婿。人称他是个多情郎,有多首荷诗赠予以上人。世上争艳,万紫千红,为何李商隐如此钟情于荷花呢?原来,这其中还有一段美丽感伤的爱情故事。
相传李商隐与王小姐相恋结合以前,曾有一恋人,小名叫“荷花”。荷花天生丽质,清秀可人,心地善良淳朴。李商隐年青有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两人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在“荷花”的陪读下,李商隐的才学进步很快,两人一起渡过了一段幸福甜蜜的时光。就在李商隐快要进京赶考的前一个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回天无术,只能日夜在病塌前陪伴“荷花”。随着病情的加重,一朵娇艳的“荷花”不幸早早地凋零了。“荷花”的早逝,给诗人带来了无比沉重的打击。后来诗人每见到湖塘里的荷花,心中便泛起阵阵忧伤。他自始至终也不能忘记那清秀美丽的“荷花”姑娘。《暮秋独游曲江》中:“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意思是说荷叶初生时相遇恋人,不久分离,春恨已生。荷叶枯时恋人辞世,秋恨又成。只要身在人世,对伊的情意,地久天长永存。多少惆怅,只有那
流不尽的江水声。所以,“翠减红衰愁煞人”是面对荷花,写缅怀“荷花”的内心悲戚。不论这个传说真实与否,多情文士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与荷花结缘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9.古诗词中的典故传说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本文主要总结了古诗词中常见的13个典故,并说明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关键词】古诗词;典故
典故,或称用典、用事,是指用过去的事来说明当前的问题,既要“师其意”,还须故中出新,使用典情思隽永,耐人寻味。用典,“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诗中用典,贵在自然,贵在妥帖,贵在切合其事。
1.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匈奴名城,秦汉时匈奴祭祀的地方,泛指敌方要塞。
2.投笔
祖咏《望蓟门》:“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后汉书》: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投笔”即弃文从武。
3.折腰
5.鸿雁
9.阳关
13.梁园
“张承辉博客” 古诗的点故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5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