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读后体会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张承辉给大家带来的“《六国论》读后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六国论》读后体会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平的寿命!

《六国论》读后体会2

千年之前,一个名为苏询的文学家写道:“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一气呵成六国论。千年之后的今日,我敢说:“六国都被秦国所灭,真正的原因不在于‘赂’,而主要在于‘惧’,因为惧怕自己被秦国灭了,所以韩魏楚才会赂秦,所以齐才会亲附秦国,所以燕才会派刺客招惹秦兵,所以赵王才会听信谗言。”故曰,弊在惧秦也。

当然了,我承认苏洵“非兵不利,战不善”的观点。当时虽然秦国十分强大,但其他六国的军队也不是豆腐渣。名将谋士如孙膑、乐毅、廉颇、田忌、李牧等也不少。为数不多的几次仗打得也不是输得一败涂地。如果六国抱有必胜之心,敢于联合起来与秦对抗,也许历史就会改写。唉,不是秦灭了六国,而是六国自己啊。

六国之中只有韩魏楚三国曾割地赂秦,而苏前辈仅以一句“不赂者以赂者丧”轻轻淡过,实难服众。其实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六国有三为秦所灭,其他三国必然会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而灭亡。因此,齐燕赵的灭亡与“赂秦”是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的。齐国是六国之中最应该被唾骂的。齐本身也是一个泱泱大国,齐王却害怕同样强大的秦国,害怕有朝一日遭到亡国之灾,于是心安理得地弯着腰给秦当起了鹰犬。为了苟且偷生,齐对秦点头哈腰,做秦的“友国”,孰不知,此举破坏了六国团结,在韩魏楚燕赵亡之后,齐也被所谓的“盟友”吞并。赵王起初敢于与秦交战,“二败而三胜”、“李牧连却之”让秦不敢轻易大举进攻赵。

不冷静的无畏只能称做匹夫之勇。还是一个“惧”,让赵王贪生怕死怕得整天惶惶恐恐,没有详细调查便轻易中了反间计,错杀李牧,导致国破身亡。燕国小力微,燕王因为“惧”,想快快除了后患,没有冷静下来想一想假如刺杀失败的后果,于是,一个荆轲的.失败断送了太子的美梦。至此,六国破灭。

反过来想想,假如韩魏楚不惧怕秦国的强大,就不会干出贿赂的蠢事,也就不会早早灭亡;假如齐国不惧怕本国被灭,就不会倒向秦一边,其他五国也不会孤立无援;假如燕赵能沉着冷静地敢于和秦国对抗到底,那么秦国便不会有好日子过。只有当六国消除了畏惧之心,它们才有可能走到一起,才有可能消除异心团结一致,对抗秦国。

也许,无畏的人们往往有更多的胜算啊。当年项羽破釜沉舟,可谓无畏;当年张飞桥上大喝,一人退曹可谓无畏;当年长征二万五千里,可谓无畏;当年……

《六国论》读后体会3

余尝闻古人叹六国之破灭,其由甚众,而是非终无人论之。盖言之有理,即可为后世传千古,幸得有志,吾亦欲论之。

俗语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问六国破灭之由,岂适此乎?非也,余观夏之春秋,虽始至一焉。然其曰之不合已非二三耳,岂可曰合久必分耶?余不赞之,窃以为秦之强已及四方,诸侯虽欲抗而终不得克也。

古人云:“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然诸侯赂秦,其利何在?或曰:“欲得一日之安寝。”然诸侯抗之,岂非善哉?故其所以不拒而赂之,实为秦力之强矣。

方此之时,秦之卒甚于六国之任一,秦之兵亦利于其也,加之谋士之众,可谓兵强马壮,势不可挡也。然诸侯较之于秦,智力孤危,鼠之巨象,无可量矣。或曰:“六国各弱,然合之为一,其必胜秦。余亦尝思之,觉其理应若此,后思之再三,认其不然。六虽合一,然终为六也,逢事必先思利之己也,向时,必从散约败,一分为六,后为秦之逐一击破,果亦同先。此非余片面之辞,有史为证也。向时六国约为合纵,缔交结一,集其兵将,聚其谋士,并力西向,扣关攻秦,后终为秦所破也。以故六国互丧,实乃必然,六国碎抗,功亦徒然。

呜呼!六国破灭,理应若此,其道之克秦者,必尽其力务耕织于国内,养兵之日久,图国之力强盛以克也。今之国势弱于苏美,吾欲赶其而超之,必图发展,勿动兵戈,以此之日久,苏美较之必弱矣。

竭吾之力,尽吾之志,为国之强盛尽己之薄力也。

《六国论》读后体会4

最近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读后体会5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张承辉博客” 《六国论》读后体会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64251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1:11
下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1:11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