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看这两句,我总以为这是边塞诗。
尤其高适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随便举个例子好了: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但按我们今天对《别董大》的考证,有两派大的意见:
一派认为这是在公元747年宋州(在今河南商丘)写的;
另一派认为这是在公元764年蜀中写的。
无论是宋州还是蜀中,都跟塞北没什么关系。
不过,这两说都没有过硬的证据,事实上,我怀疑它们都不对。
无论是宋州派,还是蜀中派,都把诗里的董大定为当时的著名乐师董庭兰,我对这一点有所怀疑。
怀疑的理由并不基于文本,而是基于敦煌文献。
在敦煌文献里,《别董大》的诗题写作《别董令望》,所以我认为这里的董大是董令望。
至于董令望是谁,我们一点线索也没有。
我们之所以习惯把董大说成董庭兰,一个理由是董庭兰确实被人称作董大——
这倒不稀奇,只要你姓董,你在你们家排行老大,就会被称作董大。
另一个理由是,我们对董庭兰还稍微熟悉一点:
崔珏(jué)写过他(《席间咏琴客》)、李颀(qí)也写过他(《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他还和名臣房琯(guǎn)的罢官有关。
说董大是董庭兰,一方面是因为信息多的比较适合脑补,另一方面是比较好解释接下来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既然高适这么写,那董大在当时该是个名人吧,董庭兰完美符合这一点。
但是吧,一来,写诗可以夸张;二来,这句话不一定要理解为董大很出名,也可以理解作董大人格高尚,到哪都能交到朋友。
类似的套路,高适之前也写过,那是《夜别韦司士》: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这首诗编年一般定为公元737年,最后一句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类似。
清人王尧衢就在《古唐诗合解》里分析说:
以君才名,人所共慕,故到处有逢迎之者,可慰寂寞,所以莫须怨也。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此意同。
当然,还有一个和稀泥的解决方案,或许高庭兰和高令望是同一个人?
毕竟古人有名有字有号,而“庭兰”很可能是《世说新语》的典故:
谢太傅问诸子侄:“子弟亦何预人事,而正欲使其佳?”
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也就是说“庭兰”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成长、引人称赞。
而“令望”有美好名声的意思,和“庭兰”的指向很近。
古人名、字常有相通之处,所以保不齐高庭兰、高令望是一个人的两个叫法。
- 正文
不管具体的考证了,让我们回到《别董大》这首诗吧。
高适的《别董大》给人最深的印象是,面对离别,他很豁达。
这和我们之前说的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很不同,那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再喝一杯吧,出了阳关就没有我这样的好基友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如果你读高适、王维的诗够多,你会发现高适就是偏豪迈,王维就是偏感伤(当然并不绝对)。
空口无凭,再来几首两人的送别诗吧。
嗯,不妨这样,我先隐去作者,大家可以猜一猜:
广陵别郑处士
落日知分手,春风莫断肠。
兴来无不惬,才在亦何伤。
溪水堪垂钓,江田耐插秧。
人生只为此,亦足傲羲皇。
齐州送祖三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别韦参军(节选):
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
且喜百年有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
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
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
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资圣寺送甘二
浮生信如寄,薄宦夫何有。
来往本无归,别离方此受。
柳色蔼春馀,槐阴清夏首。
不觉御沟上,衔悲执杯酒。
应该还挺简单的,一三五属于高适,二四六属于王维。
所以,你更倾向于哪一类呢?
“张承辉博客” 高适别董大赏析(莫愁天下无知己全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9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