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世界涌现出了无数天才诗人,他们的作品历经千年依然光焰万丈,令后世人惊叹仰望的同时也略微有一丝丝的绝望。翻越唐诗的高峰那几乎是痴人说梦。我想这种压抑感在唐代那些“非著名诗人”心中绝对是达到了最沉重的地步。他们生于诗歌的时代,但是却在那些天才巨匠的万丈光芒之下黯然失色,生在诗歌的国度,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他们一旦能从大诗人们的光焰之下崭露头角,那么文学的世界就毫不吝啬给予他们一席之地。本次文章中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赵嘏,这个字是个多音字,有人说念gǔ,有人说念jiǎ,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若是读者朋友们有准确信息,可以留言指教。
赵嘏,字承祐,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公元844年进士及第,官渭南尉。他精于七律,笔法清圆熟练,不假雕饰,有《渭南集》存世。
赵嘏有一首十分出色的作品,叫做《江楼感旧》,如下:
《江楼感旧》
唐 ·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这是一首登临怀远的小诗。诗人他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凭栏远眺,江水澄澈,月光皎洁洒遍人间,如此良辰美景却让他感慨丛生。他想起了那个当初与他一同望月的人,眼前的风景一如往日,但是此番登楼的,只是他一人了。
这首诗虽然内容较短,但是情、景、事、理深婉浑融形成了无懈可击的整体审美效果。这景色自然是不必说,月色撩人江边美景令人心驰神往。接上后面的忧伤之情,乐景哀情之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而抒情是诗歌的重头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个情感怎么来抒发才最好呢?我个人的审美更偏向于赵嘏这种欲说还休、语淡情深的风格。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赵嘏这位远人究竟是何人?是他的知己或者是亲人亦或是恋人?一切都没有明确的交代。总之是一种淡淡的哀愁笼罩于全诗,这哀愁洒满了江上的每一个角落,飞上了九天的月色,它无处不在却又不可捉摸。虚虚实实恍恍惚惚的诗境正是作者内心绵渺情思的外在展现。没有声嘶力竭也没有肝肠寸断,寥寥数语轻描淡写却萦绕着难以消散的哀愁。
人生的孤独与哀愁总要自己去消受,与人倾诉的时刻少,独自思虑的时候多,歇斯底里的时刻少,黯然沉默的时候多,无可奈何也无可厚非。
一不留神就像小年轻们似的熬制了几大碗鸡汤,言归正传说回赵嘏的这首小诗。文首也说了,他这个“非著名诗人”写下了这首“非著名小诗”,但是最终还是历经千年时光依然流传了下来,这本身就足够幸运,当然了偶然皆是必然,赵嘏这首诗写得如此出色,历代的文人们是绝不会舍得让它埋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张承辉博客” 江楼感旧诗词赏析(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全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0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