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清宫戏里经常提到“军机处”、“军机大臣”,感觉非同小可。那么,军机处是个什么机构呢,军机大臣又由哪些人担任呢?
军机处,全称“办理军机事务处”,简称军机处,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清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廷用兵西北,军务紧急,因内阁在太和门外,官员混杂,易于泄露军机。为此,雍正皇帝在靠近内廷的隆宗门内特设军机房,作为临时性的军事指挥机构,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
其主要职权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
雍正十年改为办理军机处,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机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简称为“军机处”了。
军机处在北京故宫乾清门西侧的隆宗门内(作者2016年摄)
军机处设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选任,没有定员,少则三至五人,多时达六七人,最多时有十一人。
其中一人为首席军机大臣,或称“揆席”。首席军机大臣每日入值,随时准备皇帝召见,即使皇帝外出巡幸也不例外。
军机大臣的职务是“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即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实际上是为皇帝作侍从秘书工作。“军机大臣”的正式名称,初为“办理军机事务”,以后分为“军机处行走”和“军机处学习行走”二等。
嘉庆中期以后,又分别称“军机大臣上行走”和“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学习”有见习的意思,一般初入值资历较浅者为“学习行走”,资历稍深后则去掉“学习”二字。
光绪末年也有直接以军机大臣任命者。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清朝凡不是专设官职,只是临时调动或兼职的官员一般都会在所兼职的机构或官职后面加上“行走”二字。
比如“御前大臣上行走”“上书房行走”“翰林院行走”等。“行走”并不是正式的官,它只是临时的官,没有品级、俸禄,只是兼差而已。
经常有人问军机大臣是几品官?清朝并没有规定军机大臣的品秩,军机大臣的品级和俸禄与原职或兼职相同。
军机大臣下设军机章京,从内阁和六部中抽调中书,即中等官充任,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文书,对一般奏章票签处理意见,根据皇帝的意图起草谕旨以及“记载档案”等。官品不高,但接近机密,俗称“小军机”。
分满、汉两班,各以一人为领班,一人为帮领班。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大臣奏折
军机处总揽机要,还有向皇帝推荐官吏的权力,权限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各地的奏章由军机处票签后呈请皇帝批示。皇帝的谕旨,凡属机要,都由军机处草拟,称为“密谕”,经由军机处通过兵部送达地方的督抚,称为“廷寄”,内阁无从过问。
按照清朝典制,国家在遇到军事行动时设立军机处,而战争结束了,军机处也应裁撤。所以在雍正、乾隆两朝的官方建制书籍——《会典》里根本就没把军机处列在其中。
自乾隆以后,军机处不但常设下来,而且其职权反而越来越大。到嘉庆时期干脆把军机处列为国家的正式机关。
军机处设立早期,为避亲贵之嫌,亲王一般不入军机。嘉庆四年(1799年),清仁宗命成亲王入军机办事。以后咸丰、同治、光绪朝,亲王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成为常事。
据《清代职官年表》统计,清朝军机大臣共有147名,其中满63人,蒙古11人,汉73人。其中乾隆朝最多,49人;光绪朝次之,36人。军机章京共有700余人。
有人把军机处比喻成现代的总参谋部,这是不恰当的。
军机处虽然权力很大,但并不是一个纯军令机构,它也无权直接调动军队,而且也不光是处理军事方面的要事。也有人说军机处更像蒋介石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
从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军政事务,为皇帝作侍从秘书工作这一点看,确实有些相似,但也不尽然。侍从室除了主任为上将或中将级高级将领,更多成员为校尉级的参谋、秘书、侍卫和译电人员。
侍从室并不能商讨和决定军国大事,它除了上呈下达,还负责参谋、情报、机要、警卫、接待工作以及安排蒋介石的日常生活等。
而军机大臣均为一、二品大员(一般都是正二品以上),人数也少,管不了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事。
当时大清王朝并没有一个专职的军令机构直接负责作战指挥。以军机处这样配备的班子,是不可能胜任最高军事指挥职能的。这一点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暴露无遗。
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
甲午战争时(1894~1895年),清军机大臣先后有以下诸人:
爱新觉罗·世铎(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
爱新觉罗·奕訢(领班军机大臣兼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
觉尔察·额勒和布(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
张之万(东阁大学士、正一品)
李鸿藻(礼部尚书、从一品)
孙毓汶(兵部尚书、从一品)
翁同龢(户部尚书、从一品)
徐用仪(吏部侍郎、正二品)
刚 毅(礼部侍郎、正二品)
钱应溥(礼部侍郎、正二品)
平均年龄65.6岁,最大83岁(张之万),最小51岁(礼亲王世铎)。
军机大臣
而日本在甲午战争开战前,专门设置了战时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是指导战争的最高权威机构。天皇是这个最高统帅部的最高统帅,通过大本营御前会议统一意志。主要成员有:
有栖川宫炽仁亲王(参谋总长、陆军大将)
川上操六(副总长、陆军中将)
中牟田仓之助(海军军令部长、海军中将)
桦山资纪(海军军令部长、海军中将)
大山岩(陆军大臣、陆军大将)
西乡从道(海军大臣、海军大将)
冈泽精(侍从武官长兼军事内局长、陆军少将)
大本营成员平均年龄51.6岁,正值壮年。其中最大57岁(桦山资纪),最小46岁(川上操六)。平均年龄比军机处小了14岁。年龄上的优势,不言而喻。
大本营成员本来是清一色的陆海军将领,但根据天皇的意见,首相伊藤博文和枢密院议长、外务大臣也列席大本营会议,以求政略和战略协调一致。
日军大本营成员均为军方实力人物,即陆海军现役主要领导。而清军机大臣中,两位先后担任“首席”的亲王世铎和奕訢为皇族,素不知兵;其余诸人都是进士、举人出身,熟读《四书》《五经》,主要在地方和中央政府任官,亦不熟悉军务。
日军大本营在整个战争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准备第二期作战,大本营还向前方派出战地指挥机构“征清大总督府”,由大本营主要成员领衔,以代替大本营靠前指挥。
而清军机大臣多为老迈年高、平庸圆滑之辈,领班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终身无疾言厉色,对内侍尤恭谨”;接替世铎的领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訢只知一味揣测慈禧的意图;额勒和布为人木讷寡言“才欠开展”;
张之万只知“唯工迎合”;孙毓汶则“人甚狡诈,依势骄横”。当时谁能入值军机首先是慈禧看上的,皇帝说了不算,尽管当时光绪已经“亲政”。
如有人评论孙毓汶为西太后“最得意信任之人,且与李莲英结兰谱,得以侦探内宫消息,视皇上(光绪)如虚器焉”。
翁同龢则更为阴险,因与甲午战争的直接指挥者李鸿章有私怨,在他掌管户部期间,就官报私仇处处刁难北洋水师。
甲午战前,翁同龢甚至希望李鸿章战败:“我正想让他(李鸿章)到战场上试一试,看他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将来就有整顿他的余地了!”军机大臣们既没有带兵打仗经验,本身意见又不统一,分主战派、主和派。
双方各持己见,相互攻讦,彼此掣肘,商议军国大事往往“议无所决”,本该为大清运筹帷幄天下的军机处,竟变成了勾心斗角的名利场。其实,这场战争胜负早见分晓!
宣统三年(1911年)4月,清朝成立了责任内阁,军机大臣改任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军机处与旧设内阁裁撤。
“张承辉博客” 军机处的设立有何影响(清朝时期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89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