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中庸是如何传承的?
- 什么是“中”?
- 什么是“勇”?
- 中庸是天赋吗?
- 孔孟有什么不同?
- 中庸是一种只有实践才能达到的境界。
什么是中庸之道(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是如何传承的?
《论语·永业》说:“中庸也是德,又何足道哉!”在这里,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终极的德性,并加以推崇。孔子之后,他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写了《中庸》,系统地总结了儒家中庸思想的面貌。
关于《中庸》的写作目的,朱在《集注》中试图弄清楚:“中庸是为了什么?子曰子担忧道学之失,但他做到了。”朱认为,道教始于尧舜禹,所谓道学精神就是《尚书·大禹谟》“任己自困”的思想。这种思想经过商汤、文王、周公,最后传到孔丘。孔丘进一步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学。可见,中庸思想并非孔丘独创,它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精神的源泉。
之后,孔丘又传给了颜回和曾参。战国初年,曾参去世,道教传给子思。滋子在思考的时候,百家争鸣,异端邪说层出不穷。为了捍卫正统,发扬“容厥”的精神,他写了《中庸》一书,然后传授给孟子。孟子死后,道教全军覆没。直到千年之后,周敦颐才通过太极图朔和舒同使之复兴,而舒同的核心——“诚”——就是中庸之道的核心。之后又经过张载、二程的阐述,最终发扬光大。在朱时代,《中庸》的地位得到提升,被提升到四书的行列。
中庸之道历史悠久。
什么是“中”?
没有知识的人会把“中庸”误认为“平庸”,没有哲学素养的人会把“中庸”理解为折中主义、和谐主义。他们大多用西方的理论、概念和词汇来阐释中国精神。就像一个外国科学家走进中国的美术馆,只能从化学角度看青花瓷。虽然他可以分析它的材料,知道用什么技术来描绘那些图案,但他不能理解图案的含义和内在文化。
我们是中国人,自然不能以西方人的视角去理解我们的传统。而且,哲学概念是不确定的。老子说:“道可为道,而不可为奇。”孔子也说:“欲予无言。”我们在研究中庸的时候,不要执着于概念,不要认为一定要给中庸下最后的定义。
什么是“中庸”?程颐曾经解释过,“不偏不倚,就是中立,而不是平庸。”朱曰:“中间人不偏不倚,无劣等之誉。雍,通常。”从中庸本身的论述来看,程颐和朱的解释是准确的。
“中”就是中庸、公正的意思。在孔子的思想中,“太多”和“太少”是一对矛盾的范畴。子贡曾经问孔丘:张子和夏紫谁更有能力?说张“太过分了”,就“不够了”。龚又问:是不是说更有能力?子曰:“过犹不及”。“太多”和“太少”都背离了“中”的原则,所以两者没有区别,或者说是同样的低劣。
因此,为了把握“中”的含义,我们可以用排除法,将不属于“太多”或“少于”的一切都归为“中”。“中”的“中”是指处于和谐、恰当的状态,既没有“过”,也没有“下”。
门问答
什么是“勇”?
至于“平庸”,程颐说是“难”,朱说是“一般”。这里的“难”和“平常”并不是指静止,而是孔子说的“道离人不远”,意思是道学是一种人道思想,而不是天、神道或其他思想。儒家注重人性,表现出对人的关怀。儒家思想关注人们的社会关系、伦理、政治、道德和教育等。
孔子和老子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孔丘很少谈论阴阳五行和天与玄学的其他方面。老子经常讲“玄而又玄”的理论,而孔子只关心《易经》中的人文精神,说“易经后祝你好运”,“我只求德”。这类似于苏格拉底与泰勒斯、赫拉克利特和其他自然哲学家之间的区别。
孔子和墨子的区别在于,墨子讲的是“天志”和“鬼神”,而孔子直言“不能服人,如何服鬼?”“未知生,焉知死”。他总是关心人类。
由此可见,孔子的儒家精神和姚舜禹的道学始终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人事是道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天道鬼神是次要的。所以《论语》说:“子不讲权、乱、神。”
“中庸”的“平庸”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普通人,关心现实世界,关心现实生活,关心身边的人,而不是执着于怪异的,启蒙的,抽象的,神秘的宗教恶魔或无法实践的玄学幻想。第二层意思是《中庸》中提到的正统思想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因此,道家精神的核心思想是姚舜禹所说的“容君抱昏”,被孔丘和子思称为“中庸之道”。道家精神以人性为主题,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核心理念是公正,既不“过”,也不“下”,恰到好处,和谐一致。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持“道不离道”的观点
中庸是天赋吗?
关于《中庸》的核心内容,程颐说:“这篇文章是孔子的一种教法,我怕时间长,所以写在一本教孟子的书里。”这就是把中庸理解为孔子的“心法”。
顾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日知录·薛鑫》中说:“《中庸》引用程子的话说,“这篇文章是孔子教导心术的。“也是借用石的话,不可大意。”顾认为从来没有谈过什么艺术,而艺术就是佛教的语言。在程颐之前,唐朝的惠能写了《坛经》,他在《坛经》里讲心术,讲“随心”和“满足心”的道理,影响了宋代的儒生。
顾认为原始儒学或自己的儒学并不是从“由心”和“由心”开始的,因为“由心”和“由心”是修道的终点而不是起点。孔丘说:“七十岁的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超过极限。”他一直修炼到70岁,让自己能够遵从内心的行动,而不逾越礼义的界限,不“过得去”不“功亏一篑”,能够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达到“中”的境界。可见,中庸的意思是思想应该是一种需要实践才能达到的境界。
怎样才能通过修身养性达到这种随心所欲的状态?孔丘的想法是“烦恼”,即培养自己的心,而不是直接诉诸或顺从自己的心。孔丘说:“三月归心,不违仁。”这句话证明了心和仁不是统一的,而是可以相互割裂,相互违背的。心有时违背仁。颜回之所以出类拔萃,是因为他能坚持“忧”,三个月不违仁。孔丘补充道,“一天到晚吃东西,没有一点意图,很难受!”批评的人是拒绝担心的人。
后来的儒家,尤其是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把关系颠倒了,以“随心”为出发点。我认为,人心是不需要修行的,是纯洁的,是优秀的,只是被私欲蒙蔽了。所以,要求人“得良知”,摆脱人的欲望,回归本心,不是“忧”,而是“求心”。而且,不再是长期的修行,而是顿悟。很明显,这是佛教和禅宗的影响,而不是儒家思想本身。
王
孔孟有什么不同?
以“求心”代替“忧”的心理学思想出自孟子,他说:“有所为必有所不为,不可不为而为之。不要算了,也不要助长。”这里,孟子是以性善论为前提的。他一改孔子“忧”的思想,说“忧”变相是“养幼”。我认为,心是好的,善良的,不需要任何人去鼓励。孟子也说:“与其贪,不如养心。”这和孔子说的“随心所欲”是不一样的。孔子并不提倡贪欲,而是说欲要合乎礼。
孔子和孟子的区别在于孟子的天赋思想,而孔子没有。孟子的人才理论来源于中庸之道。
孔孟之间也有不同。
《中庸》开篇第一句话讲的是天赋论,说“天命即性,自发性即道,修道即教。”所谓“性”,就是“命”,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既然“性”是自然赋予的,那么正统思想就是遵循和服从这个“性”,而传授正统思想、修心就是“教”,这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庸》认为,由尧舜禹传下来的道家思想,是源于我们对自己自然本性的遵循。道家思想是顺应自然而产生的思想,宣扬它就是“教”。这样看来,整个儒家或道家思想都应该称为“自然之学”,因为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自然”。
中庸是一种只有实践才能达到的境界。
孔丘说了什么?《论语》记载,“子贡曰:‘可闻夫子之文章;师父,你讲天道,讲人生,就能听出来。”显然,孔丘并不经常谈论“天堂”和“性”。孔丘认为这些东西“远离人们”,违反了“平庸”原则。他所提倡的是“道不离人,人要为己而远离人,所以不可为德。\”
在《论语》中,只有一个地方孔丘谈到了“性”。他说:“性相近,学远。”这几乎是唯物主义的白板理论,还说:“上知下愚”,说明除了最高的智者和最低的愚者,每个人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性本来就是一块白板,后天学习,“闻”和“看”,人才能有真正的知识。所以说,自然是与生俱来的,是善良的,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从来不是孔子提倡的。
在孔子看来,中庸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我们应该努力的目标。在子思看来,中庸是人的本质,我们必须遵守。中庸的地位被被子夸大了。
《中庸》接着阐述了天赋的概念,认为“诚”的概念是天赋的。“诚则不虑,故能为圣人。”他还说:“自诚即性;自知即教。”达到“诚”的境界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天赋的自知,一个是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子曰:“吾非生而知之,吾古而求知者也。”他还说,“如果有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什么都不是。”说明孔子自己也承认自己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是天生真诚的圣人,主张后天学习。唯物主义者荀子说:“所以不爬山,不知天高。”如果你不在深溪附近,你就不知道地面的厚度。如果你没有听到前王的遗言,你不知道你的学问有多伟大。“体现出来的就是后天学习的思想。
中庸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认识和总结的一套优秀理论。虽然不是天赋异禀,但丝毫不会损害其价值,其价值无需夸大。
“张承辉博客” 中庸之道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中庸”之道?)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19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