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圣女是什么意思(印度圣女需要服侍贵族吗)

在印度,有着一项古老而奇葩的圣女文化。

这里的“圣”,并非神圣之意,而是取其完全相反的意思——圣女,既是奴仆,也是庙妓。

通俗来说,“圣女”就是通过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换取收入的“妓女”。

早在1986年,圣女就已被印度明令禁止。

但是时至今日,每年仍有3000名女孩被送到神庙,沦为印度僧侣和婆罗门长老们的“性奴”。

那么,“圣女文化”究竟是怎么样的呢?这一所谓的“文化”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圣女文化

在印度的南部,“耶拉玛”是备受崇敬的女神。所谓的“圣女”,就是献给耶拉玛的贡品。

她们似乎高高在上,接受着众人的朝拜;又似乎地位低下,备受凌辱。

从圣女们踏入庙宇的那一刻起,自由就成了身外之物。

在南印度喀拉拉邦的寺庙有个规定:除圣女之外,禁止10至50岁的女性进入寺庙。

这个规定不光是寺院的要求,且被联邦政府以禁令和政令的方式落实。

从1991年起,邦政府就派警察驻守检查,禁止该年龄段的女性进入,慢慢地这个规定变成了不允许女性教徒入内朝拜。

(印度庙宇)

之所以有这个规定,是因为这是处于经期女性的年龄段。

传统印度教认为,女性经血是不洁之物,女性来月经时必须被隔离,携带经血进入房屋内会被认为亵渎神明,不能与丈夫和男性产生肢体接触,晚上只能在屋外就寝。

即使是庙里的圣女,在经期来临之时,也只能待在屋外,无论是外边是瓢泼大雨,还是列列狂风。

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印度教圣地之一——萨博利马拉的祭司说,除非能发明一个机器阻止圣女们来月经,否则就只能将她们逐出寺庙。

祭司们先以宗教的名义剥夺了圣女的“生理自由”,再用信仰的枷锁把圣女钉在底层。

从踏入庙宇开始,圣女们就要背诵《利未记》。

而它的第十五章写道:“女人行经,必污秽七天;凡摸她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女人在污秽之中,凡她所躺的物件,都为不洁净,所坐的物件,也都不洁净;在女人的床上,或在她坐的物上,若有其他物件,一人摸了,也必不洁净到晚上。”

日复一日的思想侵蚀,使得圣女们愈发的麻木,逐渐屈服。

如果说在经期遭受欺侮已是无法接受,那么经期过后的悲惨,则是圣女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在她们年满十二周岁的时候,圣女们的父母会主动告知祭司,把这一时间视作“捞金”的好机会,意欲高价拍卖自己女儿的初夜。

不过,许多圣女在十二岁之前就已经被人强奸。而这些被强奸的圣女就只能以低价卖出。

阿米尔·汗在自己著名的节目《真相访谈》中这样说道:

“在印度,法律更保护强奸犯。”

在印度混乱的司法体系下,只有四分之一的强奸案最终会得到定罪。

在自己的初夜被拍卖之后,许多圣女直接沦为妓女,无力抵抗的她们只能深陷其中,她们大多会随波逐流,甘愿成为有钱人的玩物,性情也随之大变。

由于圣女们从未接受过教育,从未被教导过自爱、自我欣赏和女性友谊的价值,所以她们内心的价值观近乎扭曲。

在庙宇中,圣女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彼此都想比对方更好看,身材比对方更好,头发也比对方更长。

她们一直在竞争,从未对自己感到满意,她们都害怕自己被有钱人抛弃,或者不受僧侣们的宠爱。

在这种不健康的竞争状态下,她们变得越来越不安,拼命地勾搭各类的男人,满足各种野蛮的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怀孕就成为了“预料之中”的问题。

碍于“职业”的特殊性,带着孩子工作并不靠谱,因此,杀婴现象在圣女中屡见不鲜。

而有些于心不忍的圣女则是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当自己的母亲要与别的男人发生身体交易时,圣女的孩子们只能待在屋外,在煎熬中等待。

大部分圣女都不知道究竟谁才是孩子的父亲。即使知道,那也不能指望得到任何补偿。

在印度南部的塔拉监狱,到处都是学龄儿童的身影,他们大都是圣女的孩子,根本无人看管。因此,他们只好在监狱里生活,温饱已是奢望,享受教育则是天方夜谭。

自己的孩子在监狱中哭泣,圣女们在屋里翻云覆雨。

以祭司为代表的男权主义,是不允许被质疑的权威,对圣女进行精神禁锢和权力压迫。

圣女们为了生存,只能把麻木当作唯一的良药,以抵抗着日复一日的欺辱。

祭司们不允许一切对于女性有利的事件发生,认为电视、手机之类的新兴事物都会教坏女性。

这种固化传统的观念禁锢着40多万圣女的自由:

他们假借“传统”之名,让圣女们远离文明与进步,迫使她们对那些上层男性的权威毕恭毕敬、盲目服从,毫不质疑。

时至今日,每年仍有3000多名女孩沦为“圣女”。

每一代的圣女都被物化,成为了可以买卖的商品。

她们被父母当作商品卖给庙宇,获取金钱利益,被各类男人当作奴隶随意践踏。

在男人眼中,千娇百媚、美艳动人的圣女是玩弄观赏的对象。

在庙宇之上,圣女通过妩媚多姿的表演来吸引好色的男人们赤裸裸的目光,以获得经济来源;

在庙宇之下,圣女则凭借祭司从中搭桥牵线,靠出卖肉体,来获得金钱。

但是,无论是在哪里,每一代的圣女都有着同样凄惨的命运:

在满足了男性的欲望之后,她们还为主流伦理价值观所不容,遭到摈弃和谩骂,沦为男权至上的社会中无数的牺牲品之一。

等到圣女们人老珠黄之后,就会被神庙一脚踹开,只能沦为街边的乞丐。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畸形的“圣女文化”呢?

二、妇女地位的低下

“圣女文化”经久不衰的首要原因,就是印度传统的婚姻陋习——嫁妆制度,这一制度使女孩从一出生就备受歧视。

在印度社会里,生女儿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因为女儿出嫁时,父母需要为其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

如果一个家庭生了很多女儿,支付完女儿们的嫁妆后,这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就会大大下降,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破产。

与之相反,生儿子后在儿子娶亲时,这个家庭则能获得女方所带来的一大笔嫁妆。

于是,在有嫁妆制度的印度社会中,女儿通常不受待见,她们被认为是会使自己家庭财力大幅下降的罪魁祸首。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观念,社会上杀女婴、送女儿去当圣女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贫穷家庭,在女儿出嫁时,如果父母倾尽所有的家产仍然给不出男方所要求的嫁妆数量,那这个女孩只能选择嫁给比自己大很多或者跟自己一点都不相配的男人,一般这种男性所要求的嫁妆会相对少点。

但是,嫁过去后的女性的境遇十分悲惨。

因为所带的嫁妆少,她们在婆家备受歧视,经常会受到丈夫、婆婆的无故谩骂和虐待,地位甚至不如下贱的奴仆,有些女性甚至在不堪忍受婆家逼迫再回去索要更多的嫁妆而选择自杀。

女人要担负起繁重的家庭劳动,丈夫就算对妇女进行打骂,妇女也得服从丈夫,不能有任何反抗。

吃饭时,妻子没有丈夫的同意,是不能先于丈夫吃饭或者与其一起吃的。于是,很多贫穷的家庭中,女性只能吃剩饭。长期吃剩饭的后果往往导致女性面黄肌瘦、营养不良。

在许多家庭中,婆婆还怂恿新郎以各种方式去折磨妻子,这就会造成他们之间产生近似仇恨的感情,年轻的妻子变成婆婆后也会用这种方式折磨自己的儿媳。

因此,大部分父母情愿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当“圣女”,也不想她们在丈夫家备受欺凌。

除了传统宗教在作祟,种姓制度也是圣女文化的一大帮凶。

种姓制度中包含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种姓,除此之外,还有贱民阶层。

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被剥夺了一切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圣女”大都出自这一阶层。

印度传统社会将女性限制在很小的框架里,她们各个方面的地位都十分低下。

事实上,无论是否能成为“圣女”,她们一生都处在男性的控制下。

但是,并非所有的圣女都是因为宗教制度和种姓制度而沦陷,深闺制度将一些本可以避免这一命运的女孩也送入了神庙。

三、深闺制度的影响

公元300年前后,印度皇室的妇女在出门时,总用面纱遮脸,未出嫁的少女要与社会隔离开来,男佣不能接近她们,民间一些家庭随之模仿皇室的做法。

到公元1200年前后,穆斯林统治确立,由于统治者的影响,以及出于对自己妻子女儿的保护,统治阶层的印度教家庭和贵族家庭接受了深闺制度。

到了15世纪,深闺制度在北部省份比哈尔、旁遮普、北方邦拉贾斯坦和孟加拉等印度教家庭中变得十分普遍。

在加尔各答等城市和郊区的富裕家庭中,住宅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男人起居待客相对开放的区域,另一部分是被隔离起来的女人活动的内院,由厨房和一些房间围成。

乡村妇女在户外走动,如果遇到人,“便试图绕开;如果绕不开,则会用面纱遮脸,最上层阶级里的妇女被允许去恒河沐浴,她们为此早早起床,在天破晓前便回家去了”

印度教十分重视女性的贞洁,如果与男人发生接触,就意味着这一个女人失去了贞洁。

贞洁对妇女的意义重大,为了守护贞洁,未婚女子不能独自随意出行,必须要有其他人相伴保护;

已婚女性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长者面前或是在有其他人在场的丈夫面前,要尽量避开或者用头巾蒙面。

那些年仅10岁,尚未婚嫁的女孩,一旦被认为失去了贞洁,就只能被送去当圣女,无论家庭是富裕还是贫穷。

很多家庭为了保证女儿的童贞,不会允许女儿随意出家门走动,包括读书也是不被允许的。

一些父母认为女儿外出读书非常危险,她们去学校上课需要走很远的路,没有其他家庭成员的陪伴,她们很可能遭受到外面世界的侵犯而失去贞洁,这样的后果十分严重。

在一个如此重视贞洁的社会中,失去贞操的女性要面对来自周围的歧视和嘲笑。她们无论年龄多小都很难嫁出去,她们的家人也会遭受嘲笑。

失去贞洁的女性在家中要遭受父母的打骂,有些狠心的父母甚至将女儿逼死或者赶出家门,没有经济依靠的女性只能沦为妓女。

相较而言,成为圣女反而是“上上之选”,如此惨剧,令人扼腕叹息。

然而,妇女并不反对深闺制度。

有些女性还赞赏它,认为这个习俗保护了她们,帮助她们抵挡了外面的危险,并认为深闺制度越严格意味着越体面,如果放弃了深闺制度,就意味着放弃了有德行的生活方式。

她们认为,那些被抓去当圣女的女孩,是“罪有应得”的。失去贞洁,就必须成为圣女。

也由于这样普遍的观念,印度的的父母几乎不会怜悯自己的女儿,而是将自己的女儿视为耻辱,把她送去当“圣女”以洗心革面。

结语:

在父权主导的印度,女人地位低下,妇女主要的职责是在家伺候丈夫、养育孩子。

在孟加拉的巴利萨尔,一个叫达米妮·拉易的女孩在学校教室外悄悄听讲,学习读写。

当发现她在写字时,村庄教师生气地说:

“妇女受教育是可怕的罪过,会带来毁灭。假如妇女受了教育,她们会变成寡妇。所以今后再也不要到我的学校来了。”

可见,印度女性所遭受的挑战,并不局限于“圣女文化”这一项。

事实上,“圣女文化”只是印度女性问题的冰山一角。

尽管印度女性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段发展的黄金期,但几千年来的父权体制以及宗教文化树大根深,致使印度女性处境艰难,几乎没有话语权。

童婚、嫁妆制度、寡妇不得再婚等传统陋习一直延续至今,女性接受教育与外出工作受限,针对女性的侵害、暴力行为屡禁不止等等。

“圣女文化”,只是印度女性饱受迫害的一个缩影罢了。阴暗的角落里,更为肮脏的事情同样在发生。

马克思指出:

“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

女性作为人类的半数人口,其发展和进步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一致的。

只有破除刻板模式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调动女性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让女性充分发挥其潜力、价值,才能实现女性群体的真正解放,进而推动国家和世界的进步和发展。

印度,任重而道远。

“张承辉博客” 印度圣女是什么意思(印度圣女需要服侍贵族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25513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8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2年6月28日 上午10:59

相关阅读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