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文化来说,五是一个十分神奇的数字,比如五行、五刑,都是五种,此外还有五德这些概念,而五谷其实也是一种泛指。
1、原始农业的产生
华夏文明自古以来都是奉行农业立国,关于最初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始农业,一般认为是在五帝时期,比如轩辕黄帝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册立过分管农业的官员,此外,还有分管天文观测的官员。
而轩辕黄帝时代的华夏还处于原始社会时期,黄帝允许部落里出现分管天文观测的官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文研究必须和部落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
事实上,农作物的播种需要对气候有一定了解,而后根据气候的变化编辑出一套历法出来,而天文的变化往往和四季变化是对应的,原始社会的先民很可能发现了这一点,因此才设立了分管天文观测的官员。
这个细节也说明,在轩辕黄帝在世的时候,原始的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熟和起色。
2、五谷的地位
在我国古代,农作物的地位备受重视,比如在我国古代,君王号称天子,能让君王祭祀的神灵不多,满打满算只有三位,一位是天帝,皇帝既然号称天子,那么,天帝当然就是皇帝的父亲,所以皇帝需要祭祀天帝,而余下的两位,分别是社稷这两个神灵。
所谓的社神,指的是土地神,毕竟,没有土地,皇帝的皇权没有地方施展,而稷神,指的是五谷之神,如果没有五谷的话,不论是皇帝还是老百姓,都面临着饿肚子的处境。因此,从这可以看出古人对五谷的重视。
虽然早在五千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原始农业,但是,在这五千年的岁月里,农作物也在不断变化,甚至,如果用现在的农业品种和五千年前类比,不难发现,这一变化可以用面目全非和沧海桑田来形容。
1、环境的选择
在电视剧《芈月传》里存在这样的一个细节,楚国公主芈姝嫁给秦国的秦惠文王,不过,对于秦的饮食,楚国的这位公主却感觉吃不惯。
楚国的核心地区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内,而秦的核心地区在陕西省境内,从现在的地理观念来说,陕西省和湖北省这两个省份是接壤的,理论上说,饮食差异应该不大,但实际上,饮食差异是存在的。
因为陕西的关中地区和湖北,在先秦时代,其主要的农作物确实不同,而这种不同,本质上是环境的选择。
具备农业生产常识的朋友相信会知道,高粱这种植物比较抗旱,因此在雨水缺乏之地可以考虑种植高粱。而水田适合水稻生产,同样,古代华夏帝国由于版图的变化,其农作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2、农业生产的变迁
起初,五谷分别是黄米、粟米、小麦以及大豆和麻子这五种,其中,黍指的就是黄米,不过,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水稻取代了麻子,之所以存在这个变化,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性价比问题。
起初,华夏帝国的基本盘在今天的陕西、河南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适合种植黄米和粟米,甚至在周朝,周天子所食用的“天子八珍”,也都是黄米、粟米这些作物加工出来的食物。严格来说,现在人们在饮食方面的选择权,其实都要比天子的选择权多很多。
而水稻其实是江南地区的作物,不过,人们对于江南地区的开发要晚一些,因此,水稻的地位出现提升,是很久以后的事情。
在三国时代,吴国的版图虽然看似庞大,但真正得到开发的,不过是长江流域一带,直到东晋南朝以后,江南地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水稻生产经营也得到了重视和推广,水稻的地位也渐渐提高,最终取代了麻子,跻身五谷的序列。
3、黍的兴衰
在《诗经》里面,有这样一首诗歌:《黍离》,讲的是殷商宗室在朝拜周天子的时候,路过商朝的京城。此时商朝已经灭亡,京城也已废墟,长满了黍这种植物,显得格外荒凉。于是这位宗室在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这首诗歌,并传播到了现在。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至少在商朝末年,黍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农作物。
先民偏爱黍的原因,在于它的生命力较强,而且成熟周期也短。现代人投资讲究落袋为安,古人在种田的时候也有这个理念,对于可以很早收割的粮食作物,当然积极推广。并且,当时的农业技术十分落后,古人种植其他的作物,其成活率很低,因此,成活率高的黍,当然得到了重视。
不过,黍也有其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亩产量极低,不过,相比起前文说的两大优点,对于先秦的百姓来说,黍的弱点,也可以用瑕不掩瑜来形容。
到了汉以后,随着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黍的地位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小麦培育和加工技术不断成熟的背景下,黍更是逐渐被边缘化。
并且,从汉朝打通西域开始,各种西域的植物也传入中国,甚至到了明朝末年,番薯也涌入中国,这些作物丰富了人们餐桌的同时,也抢占了黍的耕地份额,就这样,黍逐渐脱离了人们的餐桌,成为遥远的记忆。
其实我们现在食用的大米,和古代大米也是不同的,因为现代的水稻,是基于杂交技术培育出来的,此外,黑龙江地区的水稻属于抗寒作物,在中国古代,也是不存在的。黍的变迁,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科技改变生活。
“张承辉博客” 五谷杂粮中的黍是什么农作物(五谷中的黍指什么粮食)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23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