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
今天的写作者,似乎只想为他们身后的时代留下见证…见证在我们出生的这个世纪里,曾经高唱过理性的凯歌。只要我还能写下一个字,我就会见证:见证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时代,生活过这样的几代人,他们蔑视本能,高唱理性的凯歌,他们相信精神的抵御力能够遏制芸芸众生的死亡欲望。——《一个市民的自白》马洛伊·山多尔
我是个很难忍受絮絮叨叨的人,因为我本身就是个絮叨的人,所以更加讨厌这种重复累赘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让我想起了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让我觉得所谓的传道受业解惑被廉价化了,好像是快要到保质期的商品,你要拼命的吆喝它的好处才能将它处理出去。
对于我来说,《一个市民的自白》就是这样的一本极细腻的书,我是在阅读后的第三天才想起来写出这一篇读后感的。这本书是一本絮叨的书,我十分肯定。因为我拿起来翻看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要把一栋住宅写的如此细腻,复杂。连邻里之间的吵闹恨不得都穿透纸背而来,搅得我心生厌恶。
但是我却因为这本书学会了写作。因为那种可触碰的精致灵魂就活生生的印在黑白之间,让你不得不去接受他的“骚扰”,成为他,然后欣赏他。可能这就是文字工作者的力量,或者说是成熟作家的力量。
看到本书的最后我还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对于世界的感悟。一个人的二十五岁可以写出这么长的一本书么?多达二三十万字?仔细想想,那是一种怎么样的重复才能把二十五年的时间拼凑在这数十万字当中呢?而随着阅读的深入,(其实不算深入, 当你看到第二章的时候就早已发现欲罢不能了),焦躁被洗涤了,剩下的就是跟着作者的流亡在欧洲各国之间徘徊。那是神奇而充实的经历。
马洛伊·山多尔,如果真的如他书中所说,如果这本书真的是其真情实感,那么他是一个过早的成熟者,是个天才反叛者。他早于时间的领会到了作家的孤独和苦难,这些苦难冥冥中是必须存在的。如果一个万事顺遂的人能写出深沉的句子,那么写作就过于简单了,不是么?而作家的痛苦往往是有两个方面构成的:一,社会赋予。二,自身赋予。很不幸的是,我看到他的一生的前二十五年,这两种痛苦皆有之。
当夏日庄园中,王储被刺杀的消息传入耳际,世界赋予他的痛苦便开始了。他不再是那个公子哥一样的少年,他终将迎来自己的颠沛生活。而流浪对于心思细腻的人不只是物质上的不幸,更是精神上的迷惘。偏巧他是个精神极其细腻的升华者,即便流连于风月之间,心灵依然是千疮百孔。在马洛伊失去优厚工作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一个被社会抛下的人,而是看到了一个抛弃世界的人。这个年轻人,以让人忘却年龄的明察和近乎幼稚的放纵过活。生活在一片混乱中,并且试图理出一个头绪。这是多么不自量力而又伟大的力量,这就是人类之所以不凡的原因,明明微小却向往着无限的伟大。
在不可控制的命运当中,他变成了观察者。观察着周围的点滴,并且奋笔记录,像是涉瘾。写作者通常都有这种怪病,对于钱财的无知和毫不理会,对于精神的崇拜和亦步亦趋。他们不是真的生活在世界上,因为所有对于凡人的约束仿佛统统不在他们身上奏效,而当他拿出所有家当去买那个装着四五双鞋的漂亮鞋柜时,你会不禁惊叹,这是多么“作者化”,这才是文学创作者会做出的事情。他好像命中便要挑战那种丧失一切的压力,抱着他的鞋柜生活,并且自得其乐,以为是在上流。因为文学工作者并不善于计算,即便他们的数学甚好,也算不清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维持。
所以,他絮絮叨叨说着他的失败和成功。这种诉说是不带有多么浓厚的情感的。只是在说着自己的教训,像是垂死的老叟在说自己生前的错误。我们从这些“遗言”中能吸取什么呢?那看来是见仁见智的东西,我不能断言。可是我却学会了怎么去写好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以这种絮絮叨叨的方式去写。
这不敢说是一种进步,却也是奇妙无穷。我从没这么干过,而现在我打算这么干了。这就是他给我的影响,就好像是拼命的顾左右而言他,就好像是
——我想要记住,我想要沉默。
“张承辉博客” 《一个市民的自白》读后感1000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40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