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而居》读后感
碎片化的时代,确实需要静静地用心去读完一本书。当我把这本书借给闺蜜后,她竟然附带性赠送了我一本《鹅鹅鹅》,她在看的时候告诉我她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冲撞,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关于这本书,建议大家去看纸质版书籍。电子书虽方便但却不如书籍有质感、有思考的机会和空间。
归隐,应该是很多人内心深处所渴望的,至少我身边诸多朋友是这样。自从前几年搬离闹区回到村中居住时,没事就晒晒我们家的小白、小八,还有那片菜园,常见羡慕的表情和话语。如果可以,那就跟随内心,择一亩良田,建一处小院,杯中有茶,手中有书,无不清欢。
2014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触动着亿万观众的心。歌词朴实细腻,听者重新燃起对时间的敬畏和珍惜。繁华的不夜城里,也唯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内心缺憾的东西,感受到内心的呐喊,想要逃离到想象中的世外桃源。想到这,突然感觉冬子太富有了,潇洒极了。
如果决定了、想做一件事情,就抓紧时间去做,不要给自己设定太多的障碍。作者就是这样的人—信念先行,只有五十元,毅然上山,先进入你想要的生活然后再慢慢完善条件。正如作者所写,自由被禁足才是不能容忍的。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遗愿清单》,两个难兄难弟在生命终结前列出了一个清单,写的是他们想在死亡来临之前要做的事情。过去的路没有办法重新来过,能做的就是在现在全力以赴去过。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热爱与理想之间需要平衡。但愿接下来的每天,都不要被物质束缚,轻松去活,做一个富有的人,你想要的都有,不想要的都与你无关。
初中读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读不懂诗人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但能稍微感受到诗人可能情绪不好,作为看者的我更多的理解是祝福和美好。大学时读海子,结合诗人的一生好似能感受到那份凄美、忧伤、落寞,那份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尴尬孤寂。现在,听闺蜜推荐的蒋山版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感受到的却是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着,心境也在变化着。我在想是什么让我有了这种变化呢,《借山而居》的作者又是如何做到对很多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呢?除了生活和思考之外,没有找到其他的答案。
律师这个职业,承受更多的是压力和负能量。最开始实习及执业的几年内,要解决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当工作和选择变成一种负担时,几乎没有什么情趣可言。当你小有成就时候,又要开始执业领域的选择和提高、案源开拓等方面的难题。亦或许在这之外,还要面对很多期望值,尤其是家人对你的期望。过来人总是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是合适、安稳的,甚至恨不得帮我们做出某种选择。面对这些,你可以用自己的方法找到心流,去看一场暖心的韩剧,去有山有水的地方逛逛,去参加一场社会公益活动,和家人一起吃顿饭,感受岁月的静好。无论你是哪个行业,都可以去参加一场有质量的论坛或学习,感知提高的空间,把握未来的方向,让自己时刻保持前进的动力和能量。生活的质感很重要,质感是你生活热情的来源。当你越来越忙的时候,质感的获得需要你学会舍得,需要做减法。
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虽然在人情社会中,独处总是显得那么另类。独处,与戒备心无关,只是以淡如水的心境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想法,不附和、不批判。若要以亲疏远近来评判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尊重大于议论。独处,是应对孤独的良药,孤独常常来源于我们对世界或生活的无奈、恐惧、失望,亲人或友人尚无法填补孤独,而化解的良药便是独处,只有自己主动走出那段灰色地带方可治愈。学会独处,敢在自己的怀里孤独,你终究会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特别喜欢书中的这段话,“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的作用,让人不清醒,唯有孤独,清澈如初生”,“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的作用,所以这种动容与清澈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者过客。一旦离得太近,就会迷失自我,会被动,会疼。所以还是要逃离”。文字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她可以将我们的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遇见你自己,看到你自己的样子,或者是你喜欢的样子。
把手机关机,闭上眼睛冥想了近半个小时,想象自己就处在终南山上···我看到冬子坐在石桌前静静地看书,叫幼婷的鹅歪着头,土豆狗趴在地上睡着了,慵懒的咪咪躺在土豆狗的怀里,而远处木槿、雏菊正花开烂漫······那一刻,真的很美。
每种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特殊的,不可复制。向往之余,努力吧,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愿你拥有选择和改变的勇气。
“张承辉博客” 《借山而居》读后感1000字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4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