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白衣天使们以生命践行使命,是最坚强的“战士”。待到疫情散去之时,愿你们凯旋归来,收获团圆与平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2全国防疫先进个人事迹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2022全国防疫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
2月19日前后是雨水节气。古人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春”字体现阳光,“泰”字体现雨露,皆是万物所需。“甘雨时降,万物以嘉。”在“疫情”肆虐的这个春天,党员干部更应涵养春雨般的“气节”,做到“知民情、解民难、顺民意”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宗旨,万众一心,共抗疫情。
“春雨气节”,是竭诚相待的谦和态度。“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春雨虽打湿路人衣衫却毫无“傲气”可言,谦和的令人陶醉。基层党员干部因工作性质,需要经常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就需要学会如春雨般谦和。在接待人民群众时要切忌有傲气,更不可有霸气,要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做到态度谦恭,真诚待人。特别是在“疫情防治”这一特殊时期,更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一“法宝”,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与他们交流思想、倾听呼声,同时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庸懒散”,消除“中梗阻”,并积极主动的针对人员排查、物资调配、企业复工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让人民群众在疫情防治期间,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
“春雨气节”,是清廉正直的为官之德。“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但在现实中,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连这点最基本的要求都做不到。比如在本次疫情中因物资分配问题而“一举成名天下知”的武汉红字十会和因优先于协和医院领取防护口罩而引起民众猜疑的“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在如此特殊的时刻,我们身为党员干部不仅不能因工作上的疏忽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反而还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做到慎独慎微,从小节小事上多加注意,有意识地“照镜子、正衣冠”,做到不忘纪律、严格执守,做到心存敬畏、廉洁如冰,如千百年前雨夜入吴的王昌龄一样,“把自己的一片‘冰心’装在那洁白的‘玉壶’之中”。
“春雨气节”,是润物无声的为民情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悄悄的来,悄悄地走,在大家熟睡之际滋润大地万物,也就越发显得贴近人心。党员干部做事情、干事业也要学习春雨不声张跋扈却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努力做到“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要把本次防治疫情的“战场”当成检验为民“初心”的“考场”,坚定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部署,在非常之时保持非常之定力、下足非常之功夫、严守非常之纪律、展现非常之担当,继续严而又严、细而又细抓好本辖区、本部门的工作落实,以“春雨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2022全国防疫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篇2】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都严防死守、万众一心,坚决同党中央、同全国人民一起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研究部署会议,其中就提到了对工作作风的要求,明确了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半月谈》杂志也对情况进行了调查,有些地方的做法看来令人啼笑皆非。此时此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最耽误防控、最需要摒弃的,随着疫情越演越烈,基层干部如大漠苦行军,各地要注重人文关怀,让基层干部觉得“窝心”。
“防疫干为主,数据晚些补”。人民网日前刊文,别把街镇干部逼成“千手观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是最密切接触的一群人,忙里忙外一整天,手机里还不停收到催报各类信息的要求。现实工作中,各单位确实存在不同口径的数据需求,供上级部门决策使用,但也绝不能想到一出是一出,开口就是“今天下班前报送到位”的官僚口吻,守土确实需要尽责,但更应体现为群众的认可,而不是基层的漂亮表格。要体谅基层人少事多的实际,主动与各地的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进行协调,必要的数据统一报、不必要的数据简约报、不重要的数据晚些报,避免各条线混战,杜绝基层干部把精力放在电脑上、放在应付上级上,人为地产生“表格防疫急先锋,实地督查人无踪;汇报数据满堂红,真实情况一摸空”的情况。
“不要喊口号,基层缺口罩”。眼下,暖人心的不是领导走访中的安慰,不是会场里声声精巧工整的口号,而是基层干部每天都有新的、好的口罩。一线排查的工作人员太缺物资了。曾有某地基层干部在网上吐槽,“今天一天收了妇联、振兴办、组织部、政府、县委、卫计局等十来个部门的文件,都是给乡镇安排防疫工作,好像大家都很重视,但没有一个文件一个部门帮助乡镇解决哪怕是一个口罩、一瓶消毒水的实际问题。”上级部门理应比基层具有更大的权限,明知基层对物资渴望已久,为什么却总是不能到位?基层干部是满腔孤勇,是子弹上膛,因为责任在身,硬着头皮也要上。在各地的新闻中,有些镇村干部因为物资稀缺,选择了自制口罩,或是一个口罩带好几天,舍不得换。他们都是煮熟的鸡蛋,硬在外,软在内。没有人不恐惧一场传播迅速的疫病,但是一只小小的口罩,他们就会很安心。
“责任在加倍,奖惩要到位”。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同时,更要提倡人文主义,体现关怀。很多基层干部从年三十开始就没有休息。但是随着节后人流的加速,接下去的督查任务会更重。现如今,网上都在实时公布确诊数据,数字的涨幅很揪心。只要数字还在加,防控的压力就不能松懈。尽管广大基层干部众志成城的意志比钢铁还硬,但人终究不是钢铁,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不仅要压实责任,还要把组织的温暖传递出来,在一线关心关爱干部,轮班上、轮岗上、轮流上,让忙得不可开交的一线防疫干部有盼头,能喘口气歇一歇。同时,也要在一线识别考察干部,能有火线提拔就能有火线免职,疫情就是照妖镜,敢失责渎职、组织就给你免职,能担当尽职、组织就给你官职。真正将疫情防控作为检验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试金石,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大考场。
2022全国防疫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篇3】
近日,第4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而不是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方式来给基层增加负担、消耗基层干部的抗疫精力。
正因为这些“顽疾”的“长、旧、虚”特性,在当前全民战“疫”关键时期,防控工作中出现“变相”“翻新”表现形式,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也让饱受诟病的“虚假式”“盆景式”“论证式”防控成为不作为、乱作为的“代名词”,刻画出更具代表性的“昏、懒、庸、贪”“异类”干部画像,给广大干部敲响警钟。作为一名基层防控工作人员,我们从来不怕“疫”线“浴火淬炼”,压担“锻造”,也不怕自己成为“三头六臂”多能手,但前提是唯实。对于浮于表面、不解决实际问题甚至贻误防治时机的,必须落实基层“三板斧”,打好“组合拳”,让干部既能冲锋陷阵又轻装上阵。
治“归口”之“乱”,切莫用“一刀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人力物力吃紧、“仍有缺口”状态下,合理分配资源和集中信息,靠的是联防联控机制和统筹规划,归口单位要明晰属地、条块畅达,深刻认识到救治、排查、宣传、引导“大包干”不等于“一刀切”。防控中针对干事“乱象”,专项整治既要“激浊”又要“扬清”,要注重发现群众中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拜人民为师,以榜样典型为范,自觉对标对表,常找差距补短板。要引导基层干部跳出“舒适圈”、逃离“避风港”,到群众最需最急最盼的地方去,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突破办事惯性思维,自觉抵御居安求安、击鼓传花的政治“乱象”,把知识盲区、经验不足、执行不力的问题抓紧解决、及早防控。
去“治理”之“疴”,切莫做“重复工”。小智治事,大智治制。要在防控中避免制度“空转”“打滑”,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切中“痛点”、直指“病灶”,精准治理才能把问题“瞄准打靶”。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不唯上、不唯虚,只唯实,根据各地防控疫情具体情况依法科学有序制定机制,率先垂范、敢于斗争,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责任担当和“不信东风唤不回”的决心信心剜除思想上的“毒瘤”,从“中国之治”显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深刻实践中“加油”“补钙”。要会用且用好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武装”助力流动排查、回访等,在合法合理范围内信息共享,切莫把精力消耗在“重复工”“虚无功”上。同时,要用好网络官方平台、微信、QQ、热线电话等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保障群众“应知应会”和有效消除恐慌和焦虑,紧紧依靠群众力量为防控工作提质增效。
问“执纪”之“责”,切莫只“吞温水”。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大战”即“大考”,能者上、庸者下,劣者必然淘汰。对比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向死而生”的迎战决心,为人不齿的是甘愿尸位素餐“官派”作为,让人深恶痛绝、唏嘘不已。在全民战“疫”“赶考”路上,做“看客”、当“逃兵”,就要为弄虚作假、失职失责付出惨痛代价,行为绝不姑息,必将严肃追责。上面“催得紧”“要得急”,下面“跑得快”填表抗“疫”,战“疫”形式主义“换汤不换药”,让基层干部有心无力、疲于应付。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在思想上看齐、行动上紧跟,执行更要“落地”,权力运行在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人民强“主人翁”担当共同监督,职能部门规范执法执纪,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消毒、杀菌”,让失职失德的“标签”行为无所遁形。
与疫情“赛跑”,全民“皆兵”,莫让“顽疾”酿成“大疫”,唯有实干战“疫”,才能跑出疫情防控“加速度”,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实现“弯道超越”。
2022全国防疫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篇4】
2022年2月9日,安徽合肥市包河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施咏康在防疫一线连续奋战15天,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殉职,在47岁的盛年,以战斗的姿态,倒在了抗疫征程中。施咏康同志用其短暂的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作为组工干部要向施咏康对标看齐,时刻坚守信仰初心,把有限的生命奉献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当中。
学习他坚若磐石的政治定力。施咏康同志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作为组织部长,他始终坚守岗位、积极履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安排,谋划开展了“战疫情·组工在行动”,推动组建了“区直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短短一天时间,50个区直单位151名党员干部报名参加,全部下沉到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作为新时期的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施咏康为“镜”,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越是环境舒适优越,越要有“风雨欲来”的危机感,始终坚持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让政治定力“稳若泰山”。
学习他为官敢为的无畏精神。施咏康同志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为守住社区这道关键防线,包河区实行“四级网格”防控机制,由区领导“一对一”包保15个街镇级网格。常青街道城中村老旧小区最多,一些小区配套设施不全、物业力量不足,封闭化管理难度大,是整条防线最为薄弱的部分。面对困难,他毫无畏惧,主动提出:“把常青交给我吧,那里的情况我比较熟”。从那时起,施咏康就钉在了常青,穿梭于街道社区之间,施咏康连续几天走导致膝关节长期积液也顾不上就医。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好干部要放在艰苦的位置上。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施咏康为“镜”,要视“为官不为”为毒瘤,拒做“四平八稳”的太平官,能打硬仗、敢于担当,努力将工作做成事业,将做好事业当成一生的追求。
学习他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管得着看不见、看得见管不着,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题。施咏康同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大部门制”改革,将街道原有的26个部门整合为“一办七部两中心”,推动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保等职能部门派出机构全部入驻,积极推动区、街道、社区三级“大共治”平台建设,在他的推动下,包河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得以快速推进,街道体制改革、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大共治”等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的党建格局更加坚实生动。作为新时期组工干部,我们要以施咏康为“镜”,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始终践行群众路线,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做事首先考虑群众,好事首先想着群众,遇事首先依靠群众,群众才会信你亲你爱你。
2022全国防疫先进事迹观后感心得【篇5】
2022年的新春佳节,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一夕之间,人流散去,张灯结彩的夜景无人欣赏。我们面对着看不见的敌人,难以隔断的感染链条,唯有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这场战“疫”里,全民皆战士。
以白袍做战袍,与病毒抢人的你,很美。援助抗日、中国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医生曾经说过:“一个医生,只要活着,就不能忘记伤病员。”这场战“疫”下,千千万万的医生将伤病员始终放在心头,将国家安全放在心头。我们从未想象过会有一天是医生在保护我们,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是医生,战场上最鲜艳的是医生的白大褂。当八十四岁的终南山院士呼吁全国人民“近期能不去武汉,就不要再去武汉了”,第二天便坐上了前往武汉的高铁,争分夺秒去最前线与死神夺命;当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连续奔波在抗疫一线,轻描淡写地说到:“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当一批一批的医生写下《请战书》要求前往疫情一线,主动担起使命,帮助患者……在这场疫情下千万医者以白袍做战袍冲到最前,我看不清你的样子,但我看到你坚毅的背影,我知道你的样子,很美。
以血肉之身筑坚实堡垒,保卫家园的你,很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区是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落实村、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垒,广大基层干部和医生一样,早早结束假期没来得及过年就冲上战场。他们虽不能与病毒直接战斗,却活跃在一线上;他们要敲开一闪闪紧闭的门,排除每一个隐患;他们的全部防护措施只有一个小小的口罩。小区门口、值守点的帐篷成为基层干部们的“家”,热心群众的汤圆、橙子成了基层干部们的爱心餐,基层干部们过着别样的春节、别样的元宵节……他们不光是基层干部,他们也有家人,为人母或是为人子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人民的依靠,是国家的儿女,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隔离病毒的坚实堡垒。我看不到口罩下的你的样子,但你保护人民的样子,很美。
以国家指令为行动指南,默默奉献的你,很美。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古有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今有各大商人仗义疏财。口罩不够那就改车间、改生产线,虽为车企在民族危难之际援产口罩、消毒液供给一线的比亚迪;疫情发生后医院急需消毒设备,一个人撑起一条生产线的袁传伟;疫情当前,学校推迟开学,企业推迟复工,腾讯、阿里等企业倾囊相助,除捐款之外展现出新时代科技公司的责任和担当:腾讯在微信上成立了“肺炎疫情动态”专区,设置了疫情实时动态、疫情在线义诊、腾讯健康、在线辟谣等内容相关应用把微信的服务功能发挥到了极致;阿里在疫情期间,还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在世人眼中以利益为重的商人在疫情面前倾其所有,默默奉献,他们的样子,很美。
除了冲在一线的医护、基层干部,倾囊相助的商人外,还有自觉居家,不出门、不聚集的群众,守护着各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依旧打扫街道的环卫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大家都是身披战袍的勇士!我们一起,等待着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张承辉博客” 学习全国防疫先进个人心得体会精选5篇_疫情感人事迹作文5篇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4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