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出彩”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三尺讲台,演绎的是师生成长的故事。故事的精彩与否,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幸福,更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出彩”?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化底蕴决定教师的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创造出精彩的课堂。
前不久,观摩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经典导读课《读西游,话悟空,悟成长》,感受颇深。面对一部名著,教师驾轻就熟地抓住了悟空“三去三回”来梳理情节,聚焦人物形象。通过演读、听读等多种形式内化于心,悟空从开始的“桀骜不驯”到“重情重义”再到“力求正果”,从“猴性难改”到“人性温情”再到“佛性境界”,人物成长轨迹十分清楚地呈现在每个学生面前。最后,全班一起讨论:悟空成长的因素有哪些?从而比照自身,感悟成长。
这节课学生收获颇丰,而这种成长靠的不是显性的灌输,而是一种内隐的、浸润式的滋养和孕育,靠的是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
当教师对教材有透彻、精辟的理解,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能创设出教学的“最佳路径”,反之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们常提的“细读文本”就是很好的方法。“一字未宜乎,语语悟其神”,有时甚至连一个标点都可以为我所用。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只有准确把握了课文的主旨,找到了落脚点,才能顺流而下,创造柳暗花明的胜境。
首先,聚焦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它是入课时的重要抓手。比如,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从课文题目我们就可以获得许多信息:“我”指的是谁?“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弱小”是什么意思?“弱”是本课需要掌握的一个生字,它的本意是什么?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课文当中哪些段落与题目有关?其他段落又起什么作用?
可以说,把这些问题全部搞清楚,教师的教学设计基本也就出来了,这就叫“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次,问为什么。文章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课文为什么要这么安排材料?教师要学会“于无字处读书”,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另一只眼睛力透纸背,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教师讲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时,可以这样发问:诗人为什么要“僵卧”呢?说明了什么?在这种境况下为什么“不自哀”呢?他“哀”的又是什么?为什么要一个人“僵卧孤村”呢?他的家人呢?在不断地追问中,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教学思路也会水到渠成。
最后,细品语言。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缀乎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品中悟其味。比如,《红楼梦》宝玉挨打一章里,有这样几句话:“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对于一位文学大家来说,并不缺少丰富的辞藻,这里却连用三个“拿”字,足见父子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以非常态的形式展现“惊涛大作”。再如,“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来下。”“踢”“夺”“咬”“盖”是贾政盛怒之下毒打儿子的一连串动作,刻画出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凶残面目。这些,只有教师先悟到了,才可能带领学生参透。
当然,好课堂因学生而精彩。精彩的课堂,教师会让位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在一节《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成果展示课上,课堂主持由学生担任,整个交流活动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擅长写的学生,有的写了读后感,有的为鲁滨逊写了颁奖词;爱好读的学生配乐声情并茂地读上一段;口才好的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喜欢画画的学生绘出思维导图和小报;喜欢表演的学生则装扮起来为大家再现当时的场景……整节课教师只做旁观者,学生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展示了他们的读书收获,也成就了教师精彩的课堂。
“出彩”的课堂,需要我们一辈子的努力。
“张承辉博客” 如何让课堂“出彩”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5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