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镇北堡西部影城宁夏旅游,一键关注我们哟~
如何将张贤亮先生的小说原著改编拍摄成长达42集的电视剧?电视剧《灵与肉》的总制片人杨洪涛和总编剧杨真鉴一起回顾了创作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银川晚报》版面图↓
把宁夏人的情怀展现出来
(总制片人杨洪涛)
自《灵与肉》播出以来,诸多剧中主演与参与创作的人员接受了采访,从他们那里了解到了很多拍摄背后的故事,也感受到了这部剧在创作过程中的诚意。但能将一万八千字的小说,改编成近七十万字的电视剧剧本,还要将小说的时间背景进行扩展,让视角更为打开……可以说,电视剧的成功,离不开主创团队的再创作。而作为该剧总制片人的杨洪涛,如果无法听他亲口说一说这方面的详情,总是一种遗憾。
电视剧《灵与肉》总制片人杨洪涛
还原真实场景为创作奠定基调
“2014年张贤亮先生以一元钱将小说版权赠予我们,其实就是基于一种对文化怀有的创造精神。”杨洪涛说,当时,张贤亮先生听完拍摄想法后,首先提出一个要求,一定要将小说中许灵均、李秀芝、郭谝子这三个人物原型保留下来。“这三个人物本身就是经典,我们很快就达成了默契。”——总制片人杨洪涛说
2015年,在银川的一家酒店,由该剧艺术总监及编剧指导杨真鉴带领的创作团队,开始了电视剧《灵与肉》的创作。采访40多个人物原型、深入实地考察,大量的素材收集工作一步步完成。
搭建出的“贺兰山七队”
为了将演员真实带入当时的年代,杨洪涛决定,在贺兰山下,搭建出一个“贺兰山七队”——从房屋的造型、砖草的选择,到马粪味、烟火味等氛围的营造,必须要还原那个年代农村的气息。
所有收集来的旧物件,共同还原了“贺兰山七队”,也激发了演员的创作热情。杨洪涛说,他曾在那里的一面墙上写了四个字:戏比天大。正是这四个字,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一部有诚意、有担当的作品,不仅要讲述许灵均和贺兰山七队的命运,更要将普通老百姓对知识分子的保护和热爱体现出来,因为他们身上反映的真善美,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拍摄现场
宁夏演员的精湛演技打动人心
“这次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宁夏本地演员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比如李再玲、刘洋、夏庄韦等,他们代表了宁夏的表演水平,可以说,在全国也是一流的。”杨洪涛介绍说,“比如宁夏话剧团演员刘洋,她对于情绪情感的表达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在现场,我们的摄影师除了‘叼着’关键人物去拍摄,最爱拍的就是刘洋。”
剧中另一位宁夏演员李再玲的表演,也让杨洪涛深受感动。“李老师曾是宁夏话剧团的女一号,是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也是我的老师。她的口才和表演能力非常精湛,在剧中她扮演狗来娘,她的每一场表演,都引来围观,可以说宁夏演员的实力在全国观众面前得到了展现。”
电视剧杀青时演员合影
对此,杨洪涛感慨地说,宁夏的演艺事业曾在全国有过非常辉煌的时期,前辈的努力为他们这一代人乃至现在继续从事演艺事业的年轻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的父母当年就是支援宁夏,从甘肃来到宁夏。我是1961年生在宁夏的,现在谁问我,我都会说我是宁夏人。”杨洪涛说,出于这样的感情,在创作这部电视剧时,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宁夏人的情怀和精神宣传出去,把宁夏宣传出去。
被贺兰山激发的创作热情
(总编剧杨真鉴)
总编剧杨真鉴
谈起这次剧本创作,作为总编剧的杨真鉴说,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宁夏小曲非遗传承人徐明智的采访。“徐老师边讲边唱,把宁夏人的情怀和胸怀,展现得非常生动。”而当站在贺兰山下去搭建七队时,杨真鉴再次被打动——贺兰山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气象万千,有着丰富的光影变化。每每站在那里,杨真鉴的创作欲望都会喷涌而出。
“改编名著,是非常困难的。我们首先想,可以把许灵均和张贤亮先生的人生合并去创作。我们都知道,宁夏是移民省区,宁夏有天下人,特别是大量高端知识分子,为宁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1年,张贤亮(左)和南梁农场领导、牧工在一起
杨真鉴说,宁夏独特的人文结构,让他们决定抽取知识分子这样的特殊人群,进行主要关注,同时,结合宁夏边塞历史的特点,去展现这里大漠的荒凉、高山的俊俏、长城的雄伟以及像镇北堡西部影城这样具有人文情怀的地方。
当文化构成、美学、自然构成和主角生命历程相融合时,也就让剧本的丰富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增添丰富的人物角色,而围绕这些角色,贺兰山七队、一个小小放牧队的变迁,就能反映出宁夏的变迁和国家变迁。”
电视剧《灵与肉》剧照
文章来源:银川晚报
“张承辉博客” 电视剧灵与肉好看吗(电视剧灵与肉百度百科) https://www.zhangchenghui.com/87975